洁净室采样计划的制定
采样计划首先应该明确所检测、监测的生物污染控制区的洁净度、生物污染控制水平,这些指标是依据工作人员的安全、保护工艺和保证产品的质量,以及保障环境的需要来确定的。这些指标通常由业主、使用单位提出。
在制定采样计划时,需要考虑的内容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:
1. 采样计划
采样计划必须以正式方件的形式确定下来,以作为生物污染检测工作所依据的证明文件。此文件经业主、承包商或检测单位共同认可,并符合国内、国际的相关规范。这个有关采样计划的证明文件,对生物污染数据的准确评价与解释是必不可少的。采样计划中应明确检测时该区域所处的状态。一般情况下,生物污染检测是在动态条件下,甚至选择在该区域活动最频繁的时段,例如在换班之前活动最多的时候。当然,静态条件下的检测也是需要的,它能对洁净室的设计与效能提供有用的信息,并可作为运行中比对的原始资料。采样计划文件中应就检测状况予以明确规定。
2. 采样点的选择与数量
除均布测点外,危险区域通常宜增加测点。例如生物洁净手术室的手术床周围,一般都会额外增设测点。
3. 采样量的要求
采样量偏小可能提供不了具有代表性的结果,过大的采样量又将增加工作量,降低工作效率。
4. 检测与监测的频率
生物污染受控环境的检测与洁净室的检测相类似,在建设与常规运行过程中应有以下的检测计划。
1) 竣工验收检测;
2) 生物洁净室综合性能评价;
3) 定期监测。
此外,发生以下情况时需要额外安排检测或调整监测频率,其中有些情况也是生物污染受控环境所特有的。
1) 生物污染受控环境连续超过报警值(Alert level:由用户设定的受控环境中的微生物水平,对偏离正常值的潜在趋势所给出的早期警告)或动作值(Alert level:由用户设定的受控环境中的微生物水平,当超过此规定值时,需立即进行干预,以查明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)。
2) 生物洁净室长期停动之后,在正式启用之前需进行检测。
3) 在危险区检测到传染媒价时。
4) 对通风空调净化系统进行重大维护工作之后。
5) 对生物洁净环境产生影响的工艺变更之后。
6) 改变清洁或消毒方法之后。
7) 可能会造成生物污染的意外事故发生之后。
5. 样品处理与培养
这也是生物污染受控环境有别于工业洁净室(ICR)检测的主要方面。截至目前,生物污染受控环境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,其采样都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方能得出结果(不同于采用离散粒子计数器进行检测时,洁净室各测点的数值立见分晓)。正因为如此,对生物洁净室的采样要格外细心,避免差错。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(1) 样品标识
每个采样的样品都应包含以下信息,以便在获得培养数据后,为正确分析检测结果提供可靠的依据。
1) 采集点的位置及编号;
2) 采集日期和时间;
3) 采集当时进行的活动以及偏离采样计划之处